当前位置:首页>>资讯中心>>常见问题 » 鱼塘为什么总在早晚缺氧
鱼塘里的水体一旦缺氧,鱼就会有明显的反应,轻者浮头,重者泛塘死亡,这种情况在高温季节的夜间最易发生,那么鱼类为什么总是早、晚缺氧呢?
光合作用的原因
早晚因没有光照或是光照极弱,这时水体中的浮游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。这时就会减少水体中溶氧的来源,但是水体中的各种生物一直在呼吸。因此,在氧的来源减少的情况下而耗氧却没有减少,这时肯定会出现水体中的氧气不足,严重时引起鱼类浮头等异常情况发生。
大气层的氧气较少
水体中溶氧一个主要的来源,就是大氧层中的氧气在气压的作用下溶入水体中,同样因为晚间所有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,所以空气中的氧气较白天会低,这时能溶入水体中的氧气会低很多,所以容易造成鱼缺氧的现象。
厌氧菌的存在
上边已说到晚间水体中氧气会相对白天时要少,这时一些厌氧菌会大量繁殖,并产生大量的氨等对鱼有害的物质,这时鱼也易引起中毒性缺氧。
水温温差引起
在白天(特别是晴天),因光合作用及阳光照射水体的中、上层水的水温及溶氧量都较高,而最底层水体的溶氧量都会很低,但一到晚间因中上层水温的下降,这时中上层水体中的溶氧会溶入到下层水体中,并被快速消耗掉,这时会引起整个水体中的溶氧不够而出现鱼缺氧的现象。
一个鱼塘的管理是要多方面的,新建的池塘出现缺氧的情况比较少,是因为它暂时还没有这些情况的发生。老一点的池塘经常使用的话缺氧几率会高一些,大家一定要从各方面入手,减轻这样的缺氧情况。